寶寶缺鋅的原因、癥狀及應對措施
一、寶寶缺鋅的原因
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但由于多種原因,寶寶容易出現缺鋅現象。以下是主要原因:
- 傳統烹飪方式導致鋅流失:中國傳統膳食多采用煎、炒、烹、炸等高溫烹制方式,這會導致食物中營養物質的大量流失,尤其是鋅的流失。
- 含鋅食物攝入不足:如動物肝臟、海鮮等含鋅豐富的食物并不常見于中國家庭的日常飲食中,導致兒童缺鋅率較高。據統計,中國兒童缺鋅率接近60%,即每兩個孩子中就有一個缺鋅。
- 兒童厭食現象普遍:厭食可能源于消化功能問題,而鋅能夠促進味蕾和腸胃的正常發育,幫助提升食欲和消化能力。缺鋅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出現挑食、厭食等問題。
二、寶寶缺鋅的癥狀
缺鋅會引發多種身體和行為異常,以下是常見癥狀:
- 食欲減退:表現為挑食、厭食、拒食,普遍食量減少,孩子沒有饑餓感,不主動進食。
- 異食癖:喜歡咬指甲、衣物,啃玩具、硬物,甚至吃頭發、紙屑、生米、墻灰、泥土、沙石等。
- 生長發育遲緩:身高比同齡組低3-6厘米,體重輕2-3公斤。
- 免疫力低下:經常感冒發燒,反復出現呼吸道感染,如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等,且易出虛汗、盜汗。
- 指甲和舌頭異常:指甲出現白斑、倒刺,舌頭表面出現紅白相間的地圖狀圖形(地圖舌)。
- 行為和學習問題:多動、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差。
- 視力問題:視力下降,可能導致夜視困難、近視、遠視或散光。
- 皮膚損害:傷口愈合緩慢,易患皮炎、頑固性濕疹等。
- 口腔潰瘍:反復發作的口腔潰瘍。
三、缺鋅的危害
長期缺鋅可能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 影響腦部發育:胎兒期到3歲是腦發育的關鍵階段,缺鋅會導致腦細胞數目減少,嚴重時可能引發智力發育遲緩。據研究,一些先天性呆傻兒童在排除遺傳因素后,缺鋅是重要原因之一。
- 降低免疫功能:鋅對吞噬細胞的殺菌能力有重要影響,缺鋅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風險。研究表明,呼吸系統反復感染的患兒中,缺鋅比例顯著高于正常兒童。
四、寶寶缺鋅的應對措施
為了預防和改善寶寶缺鋅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提倡母乳喂養:母乳,尤其是初乳,含有豐富的鋅,有助于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人工喂養的寶寶需及時添加輔食,并注意補充含鋅豐富的食物。
- 多攝入含鋅食物:如粗制谷類、海產品(如牡蠣、蝦)、動物肝臟、瘦肉、蛋類和綠色蔬菜等。
- 避免食物過度加工:烹調時應控制火候,減少鋅的流失。
- 飲食多樣化:避免鐵、鈣、磷、銅等元素攝入過高,以免影響鋅的吸收利用率。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