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外孕是異位妊娠的俗稱,是指受精卵在子宮腔以外的部位著床并發育的異常妊娠情況。正常情況下,受精卵應在子宮內膜著床并發育成胎兒,但由于某些原因,受精卵可能會在輸卵管、卵巢、腹腔或子宮頸等部位“安營扎寨”,從而形成宮外孕。
宮外孕通常是由于輸卵管功能異常或受精卵移動受阻所致。例如,輸卵管炎癥、手術后疤痕、輸卵管先天性畸形或其他病理性改變可能導致受精卵無法順利進入子宮腔,而是停留在輸卵管或其他部位。
停留在輸卵管的受精卵會逐漸發育并植入輸卵管壁,從而吸收營養并快速增大。這一過程可能會壓迫輸卵管并引發疼痛,甚至導致輸卵管破裂和大出血,危及生命。
宮外孕的診斷通常依賴于超聲檢查和血液檢測(如β-HCG水平)。一旦確診,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如甲氨蝶呤)或手術治療(如腹腔鏡手術)。具體治療方案取決于患者的病情、宮外孕的部位以及是否存在輸卵管破裂等并發癥。
| 項目 | 數據 |
|---|---|
| 宮外孕發生率 | 約占所有妊娠的1%-2% |
| 輸卵管宮外孕比例 | 占宮外孕的90%以上 |
| 未治療宮外孕的死亡率 | 高達10%-15% |
宮外孕是一種嚴重的婦科急癥,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對于避免嚴重并發癥和挽救患者生命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