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尿”是指父母通過特定的姿勢和聲音引導寶寶排尿或排便的一種行為。這種方法在一些家庭中被認為可以幫助寶寶盡早養成如廁習慣,并減少尿布的使用。然而,對于什么時候開始把尿以及如何正確操作,家長們的看法和經驗存在很大差異。
媽網網友卞家小娘子:我家寶寶出了月子就開始把尿了。奶奶說這樣可以減少尿床的情況,孩子也不會因為尿濕而不舒服。
媽網網友不離不棄4:婆婆從寶寶出生后就開始把尿,八個月時寶寶已經可以穿封襠褲了。一歲半時,她會通過發聲提示我們她需要上廁所。
媽網網友麻麻520520:我兒子滿月后就開始把尿,每次喂奶后都會排便,尿布濕的使用量大大減少,從未出現過尿布疹。
媽網網友顏煒杰:我沒有給寶寶過早把尿,而是讓他穿紙尿褲,等到他自己覺得不舒服并主動表達需求時再開始訓練。
媽網網友尕尜君:我們家寶寶22個月左右才開始把尿。雖然剛開始需要耐心引導,但一周后寶寶已經習慣了,并能主動告訴我們需要上廁所。
育嬰專家和兒科醫生普遍認為,寶寶的膀胱和神經系統在1歲之前尚未完全發育成熟,過早把尿可能會對寶寶的膀胱功能和神經系統造成影響。例如,強行把尿可能導致寶寶的排尿控制能力延遲,甚至增加脫肛的風險。
根據權威機構的建議,寶寶通常在18-24個月之間具備初步的膀胱控制能力,這時開始如廁訓練更為科學和安全。
關于寶寶把尿的時間和方法,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經驗和做法。無論選擇何種方式,家長都應以寶寶的健康和發育為首要考慮,結合科學建議和寶寶的實際情況進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