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伴有肺炎癥狀。過去,這種疾病被歸類為“原發性非典型肺炎”中的一種類型,是最常見的病原體之一。
支原體肺炎可引發局部流行,約占所有肺炎病例的10%。在嚴重情況下,可能導致死亡。
支原體肺炎的潛伏期為2~3周。多數成年人因體液免疫的存在,血清中已含有抗體,因此發病率較低。
約1/3的感染病例無明顯癥狀,部分病例以輕癥形式出現,如氣管-支氣管炎或耳鼓膜炎,但肺炎是最嚴重的表現形式。
發熱可持續2~3周,熱度恢復正常后可能仍遺留咳嗽癥狀。
支原體肺炎在兒童和青少年中較為常見,嚴重病例可能導致肺功能損害,甚至危及生命。及時診斷和治療對減少并發癥至關重要。
支原體肺炎是一種常見但潛在危險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早期識別和干預是降低其健康影響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