蟯蟲病是一種常見的寄生蟲感染,尤其多見于兒童。為了準確診斷蟯蟲病,醫(yī)學上采用了多種檢查方法。以下是詳細的檢查方式及其特點:
通過實驗室檢查患者的外周血白細胞、血小板以及血紅蛋白水平,通常情況下,蟯蟲病患者的血常規(guī)指標不會出現(xiàn)明顯變化。因此,血常規(guī)檢查并不是蟯蟲病的主要診斷依據(jù)。
糞便檢查是寄生蟲病常用的診斷方法之一,但對于蟯蟲病而言,效果有限。原因在于蟯蟲卵在糞便中的陽性率較低:
因此,糞便檢查在蟯蟲病的診斷中僅作為輔助手段。
蟯蟲具有夜間活動的特點,雌蟲常在夜間爬至肛門周圍產卵。利用這一特性,肛周檢查成為診斷蟯蟲病的重要方法:
該方法操作簡單,準確率較高,適合在基層醫(yī)療機構推廣使用。
通過采集患者肛周的污物進行鏡檢,可有效檢測蟯蟲卵。此方法的檢出率較高,具體如下:
肛周蟲卵檢查的具體方法包括:
將擦拭患者肛周的棉拭子放入試管中,試管內裝有生理鹽水。充分振蕩試管后,蟲卵會沉淀在試管底部。取沉渣進行顯微鏡檢查,即可檢測蟲卵。
將涂有膠液的玻璃紙剪成小條,粘附于患者肛周皮膚,隨后將玻璃紙條取下并粘回載玻片,進行顯微鏡檢查。
蟯蟲病的診斷方法多樣,其中肛周檢查和肛周蟲卵檢查因其高準確率和操作簡便性,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結合患者的癥狀和檢查結果,可快速確診并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