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監管部門的抽檢結果,洗蝦粉的主要成分包括亞硫酸鹽和檸檬酸。這兩種物質均屬于食品添加劑,且在食品工業中有明確的適用范圍及最大添加劑量。然而,將洗蝦粉用于清洗小龍蝦的行為已被認定為違反《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辦法》的規定。
近年來,洗蝦粉的使用在部分地區和餐飲行業中較為普遍,主要目的是清除小龍蝦表面的污垢和異味。然而,這種做法可能對食品安全和消費者健康造成潛在威脅。
某實驗測試顯示,20多只鮮活的安徽紅殼小龍蝦被浸泡在含有洗蝦粉的水盆中。10分鐘后,將這些小龍蝦撈出并用自來水沖洗,發現蝦殼上的異味依然難以去除。
更為顯著的是,這些小龍蝦中有一半的蝦腳掉落,甚至有幾只小龍蝦的蝦腳全部脫落。這表明洗蝦粉對小龍蝦的外部組織可能具有一定的腐蝕性。
根據《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辦法》的規定,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標準,且不得超范圍或超劑量使用。將洗蝦粉用于清洗小龍蝦的行為顯然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需引起行業和消費者的高度重視。
洗蝦粉雖能在短時間內清潔小龍蝦,但其潛在的健康風險和食品安全隱患不容忽視,消費者在選購和食用小龍蝦時應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