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而嬰幼兒是探寶的“天才”,只要給予其識字環境,使用恰當的教育方法,他們就能像學會口語一樣,掌握漢字,進入閱讀。那么,爸爸媽媽應該怎么教寶寶識字?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1、相關性識字:在教孩子們識字的時候,你可以把相同部首的字放在一起,比如三點水旁的放一塊,像“江”、“海”、“河”等等,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和水有關的。
2、環境識字: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在相應的實物上附上文字,或口頭說明,如在冰箱上、電視上貼上寫著“冰箱”、“電視”這些漢語和拼音的紙片。這些有
意識的動作會讓孩子對每天接觸到的東西產生字面上的理解,從而加深印象。
3、動作識字:父母可以通過做動作來讓孩子認識字。父母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就可以拿出寫著“穿”字的卡片,然后做“穿”的動作,并讓孩子也來做做“穿”的動作,達到讓孩子既動手又動腦的效果。
4、兒歌識字:朗朗上口的兒歌、詩歌,是孩子喜歡并容易接受的。父母可以先教孩子念兒歌,讓孩子把他喜歡的兒歌背出來,再慢慢地一個一個把兒歌里的漢字教給寶寶。
5、圖片識字:父母可以自己制作許多圖文并茂的識字卡片,或收集一些教孩子識字的圖片。在日常生活中,時不時地通過卡片,以游戲的方法來教孩子認識漢字。孩子學得輕松,父母教得也輕松,更重要的是,能加深孩子對漢字的印象。
為了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家長們不妨采取趣味化的學習方式,例如游戲,來引導幼兒掌握一些簡單的漢字。下面媽網百科特意整理了4種識字游戲,爸爸媽媽們可以參考參考哦。
1、釣魚識字
把字卡當作魚撤在地上,成人讀一個字,孩子必須釣到那個字,讀出那個字才算釣到了“魚”。也可以幾個孩子比賽看誰釣的“魚”多。
2、吃東西識字
孩子在吃東西時,往往是最高興的,這時教他識字,興趣也會高些。如削菠蘿時教“菠”、“蘿”,切西瓜時教“西”、“瓜”。
3、講故事識字
給孩子講故事,邊講邊把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關鍵情節在黑板上寫下來認一認,講完故事后讀一讀,讓孩子復述時再認一認。這樣既不影響講故事,認了字又可使孩子把故事情節記得更牢。
4、踩字過河識字
在地上畫兩條平行直線當作是一條河,河中間放若干個字卡當作“橋”,孩子要從“橋”上過“河”去,先要讀出一個字才能上前踩中到前面的這個字上,讀錯了重教重讀。過了“河”還要從“橋”上返回來,再一個字一個字讀過來復習一遍,能做到一字不錯返回來的要大大表揚。
小寶寶逐漸長大,已經會走會跑了。這時,爸爸媽媽又開始為小寶寶的教育問題犯愁了。到底寶寶的最佳識字年齡是什么時候?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眾所周知,漢字是基于圖形的,我們對于漢字的認知也是基于圖形的認知,認識一個字,等同于認識一個圖形。而孩子從三歲開始,形狀知覺的發展是最為迅速的。3-7歲間,孩子慢慢長大,孩子正確地認識和區別圖形的百分率逐漸提高。不過在3-4歲的時候,孩子對于圖形的知覺是最為敏感的。因此,孩子在這個時間段學習識字的效果是最好的。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識字是一個備受關注的環節。然而,許多家長在教寶寶識字時,常常急于求成,導致走入誤區。以下內容將詳細解析常見的識字教育誤區,并提供科學的指導建議,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輕松快樂地識字。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識字越早、識字量越大,就意味著孩子更聰明。然而,這種觀念容易導致過度追求數量和速度的行為。例如,有的家長試圖讓一兩歲的孩子認識四五千字,這種做法不僅違背了孩子的認知規律,還可能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傳統的小學生識字方式與幼兒識字有本質區別。幼兒識字更強調在生活場景中自然習得,通過游戲和隨機互動激發興趣。然而,許多家長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例如讓孩子反復背誦、機械記憶,這種方式容易適得其反。
早期教育是全方位素質教育的基礎工程,涵蓋了認知、情感、社會性等多方面的發展。然而,部分家長和教育者錯誤地將早期識字視為早期教育的全部內容,認為識字等同于成功的早教。
為了避免上述誤區,家長可以參考以下科學的識字教育建議:
科學的識字教育不僅能幫助孩子輕松識字,還能為他們的未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家長應避免走入教育誤區,注重孩子的興趣和全面發展。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語言和認知能力的發展是重要的里程碑。當寶寶能夠用小手指著路牌、廣告牌,并用稚嫩的聲音念出文字時,家長常常會感到無比自豪。然而,在教寶寶識字之前,家長需要掌握科學的方法,以確保這一過程既有趣又有效。
家長在教寶寶識字時,應以平常心對待,不要過分追求寶寶識字的數量,更不要與鄰居或幼兒園的同齡孩子進行攀比。這樣的比較可能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傷害,反而影響學習興趣。
識字的過程應當是輕松愉快的。家長可以將識字設計成游戲,而非任務。不要設定硬性的目標,寶寶能識多少字就算多少,重點是培養興趣和主動性。
建議家長從講解帶字的圖畫書入手,與孩子一起觀察圖片并講解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逐步引導孩子關注書上的文字。例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每一頁的句子,鼓勵孩子跟著看、跟著說,而不需要逐字教認。
當寶寶對“字”有初步的概念后,可以引入識字卡片。理想的卡片設計是正面為文字,反面為對應的圖畫,以圖帶字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文字與具體事物的聯系。建議準備兩套相同的卡片,便于復習和鞏固。
當寶寶識字達到一定數量(如200個左右)時,可以嘗試將單字拼成詞語,再進一步組成句子。例如,從“西”、“瓜”到“西瓜”,再到“吃西瓜”和“我吃西瓜”。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有助于孩子理解文字的實際應用。
識字的關鍵在于興趣驅動。如果孩子表現出對文字的興趣,家長可以適時引導;但如果孩子沒有興趣,不要強迫學習,否則可能適得其反,導致孩子對文字產生抵觸情緒。
教寶寶識字是一項需要耐心和方法的任務。家長應以興趣為導向,結合游戲、圖畫書和卡片等多種方式,逐步引導寶寶從認識單字到理解句子,最終培養起對文字的興趣和認知能力。